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生涯 > 正文

家长沟通技巧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家长沟通技巧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

2023-10-10 11588 0 评论 职场生涯


  

大家好,关于家长沟通技巧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家长沟通技巧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和家长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2.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心得
  3. 家长沟通技巧的心得
  4.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心得体会
  5.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尊重家长,真诚相待

  

真诚相待是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最基本原则。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教师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

  

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公正地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只有让家长感受到你的真诚,家长才会理解、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才愿意与我们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孩子的进步一起商讨对策。

  

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合理教育学生

  

由于家庭经历、受教育程度、性格、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比家长更了解教育规律,懂得教育方法,我认为教师有必要与家长加强交流和沟通。

  

因此,我们应该与家长保持联系,正确引导家长,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融洽师生的感情,取得学生对我们的信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决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三、与家长沟通时要讲究艺术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更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沟通时,老师应学会察言观色,能与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家长交流与沟通,对负责型的家长,我们以引导为主;对溺爱型的家长,我们要态度明确,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对漠不关心型的家长,我们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老师们只有端正好交流的心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才会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佩服。这样,为我们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基础。

  

第一步,做到“未雨绸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强调了“提前”的重要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也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及早布置工作,通知家长,让家长知晓,以此来预防一些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

  

很多班主任会说,日常我们都会给家长发通知的,的确是,但拟通知的时候要尽量把事件的前应后果交代清楚,语气委婉,不宜过长。

  

例如,案例中的流感事件,班主任可以告知家长以下几点信息:

  

1.最近爆发的流感的危害性;

  

2.学校为预防流感所采取的措施(按照疾控中心的要求,退烧后需经过一个稳定期才能复学);

  

3.温馨提醒家长和孩子保护身体。

  

提前传达起什么作用呢?有时候家长闹情绪、发脾气,是因为他并不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真相。老师和家长所处的环境不同,双方对学校事情的认知并不是对等的。老师认识到爆发流感的严重性;而在有些家长看来,流感如同普通感冒,孩子烧也退了,凭什么还不让上学。他会一意孤行,认为是班主任不讲道理。

  

所以及早传达通知,一是让家长对流感事件有个认知,明白事态,明白学校所提要求的依据和意图;二是让家长对事件及早心里有数,万一真碰到,他有思想准备,不会一时过激把气撒在班主任身上。

  

第二步,学会“设身处地”

  

设身处地,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别人所想,这是沟通的一条重要法则。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关注,渴望对方的心里有自己。沟通的时候若学会设身处地,就更容易走近对方,了解对方心理,也更能得到对方的接受和认可。

  

我们来分析上述案例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的两种说话方式,看看您更认同哪一种方式。

  

第一种这样说:“某同学爸爸,孩子还未渡过平稳期,你得把他接走,万一传染给其他孩子就不好了。”

  

第二种这样说:“某同学爸爸,孩子还未渡过平稳期,体质较弱,学校近阶段流感还未平息,万一再次被感染就不好了,如果传染给别人也不好。”

  

老师们肯定发现了这两种表述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种说法的关注点在其他孩子身上;第二种说法的关注点在他家孩子身上。虽然都是要求家长把孩子接回家,但是第二种说法更容易让家长接受。

  

所以“设身处地”,就是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尽量让家长明白您这样做是为他家孩子着想,是为了他家孩子好。

  

第三步,解决“后顾之忧”

  

第一步“未雨绸缪”,是让家长事先了解,这是沟通的起点;第二步“设身处地”,是让家长听着舒服,这是沟通的要点;第三步解决“后顾之忧”,是让家长感到安心,这是沟通的关键点。

  

为什么说第三步是关键点?因为第三步是提供解决事情的具体方法,这也是沟通最主要的目的。家长找班主任交流,很多时候是因为碰到困惑了,产生焦虑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很想听听老师对问题的分析,另一方面很想得到老师的一些建议,给他提供一些可行的办法。

  

前面的分析,更多在于帮家长缓解情绪;后面的建议,则是实质性帮家长解决问题,真正起到帮家长排忧解难的作用。所以说,第三步也最能体现沟通的实效及价值。

  

如上述案例,引起家长情绪过激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他急着把孩子送到学校,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课程会落下。老师怎么帮他解决呢?在交流过程中告诉家长:“第一,这几天孩子在家,让她多看看书,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作业,拍照发过来;第二,等孩子回校复学后,我会联系任课老师,把落下的课程抽时间给孩子补上。这样不会有太多影响。”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如同送他一颗定心丸,源头的担忧解除了,自然也没什么不满了。

  

所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仅仅是一种告知,更需要老师有一种解决问题、服务家长的意识,一起协调着把事情处理好,优化事情的发展方向。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家长沟通技巧的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沟通技巧的心得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现在的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为孩子操碎了心,可是孩子就是不听家长的话。"如果说父母也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它应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因为它没有岗前培训,没有岗中培训,既不能辞职,也不能退休。"做妈妈的凭什么教育孩子?凭经验吗?哪里的经验?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得了重病放到了手术台上,妈妈对孩子说:‘我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我会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把这台手术做好,但是我不是专业人士。’这多可怕!实际上很多家长每天都在做这种可怕的事情。做父母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尤其要学习与孩子沟通的艺术和技巧。沟通的品质决定亲子关系的品质,只有把沟通这门功课做好了,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首先,因为孩子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在家里得不到认可。孩子喜欢的东西、崇拜的偶像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孩子在家里觉得做什么都是错的;当孩子要求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情时,家长总是不允许,要么就是全部被家长包办代替了。

  

其次,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使孩子没能敞开沟通的心扉。一个10岁的小男孩说他考100分的时候家里是温馨的,但他要是考了30分,家里就不温馨了。孩子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时,最需要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理解,可等待他的可能是一顿批评、指责甚至暴打,他还会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吗?"

  

另外,很多父母没有与孩子沟通的习惯,不能正确认识性格不同导致的沟通方式的差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都会造成亲子间沟通的障碍。有的家长说:"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要求他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再出去玩,但是现在他都上小学五年级了,好习惯还是没养成。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家长的话呢?"这是因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效果不好。

  

如何才能提高沟通的效果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其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家长沟通技巧的心得2

与初中生交流

  

让孩子能与自己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对于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并不成熟的阶段,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是他们很强烈的愿望。但对于成人尤其是父母,他们往往缺少最基本的信任,轻则有意回避与父母的交流,重则还会与父母"过不去"。这时候的孩子特别需要知心朋友,需要心灵关怀,作为家长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与孩子沟通的主动者。

  

1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要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乐趣。现在孩子因为有我这样的家长而骄傲,将来我会因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告诉孩子:在爸妈眼里"你最棒",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天赋都能被唤醒。就像打开宝藏的口诀"芝麻,开门"一样,唤醒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诀,那就是"你最棒"。

  

2对孩子的要求具体化

  

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同事的孩子上初三了,她很着急,就对孩子说:"初三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却很茫然,反过来问:"怎样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无从下手,其实你也说不清楚操作程序。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抓住关键时机不放松

  

新学期开始时。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学生总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学,把学习搞上去,做一个好学生。对于学生的这一上进心,家长应该珍视和爱护。这是家长对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标,他会牢记在心。

  

享受成功喜悦时。假如你的孩子在运动会上获了奖、单科竞赛获了奖、文明礼貌获奖,等等。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时。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更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

  

孩子有困难或失败时。家长这时不是训斥,而是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给予指点。家长要以乐观豁达的精神感染孩子,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快速飞出"困境"。

  

他人取得优良成绩时。看到别人取得好成绩,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家长要抓住此时机,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孩子一时的热情变为永恒的行动。

  

与高中生交流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长如何才能做到与孩子很好的沟通呢?父母与孩子成功沟通的技巧:

  

1要认识到成功的沟通没有秘诀

  

沟通没有通用的模式,与一个孩子沟通的方式并不总是适合于另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沟通方式。比如,一位母亲的儿子个性内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沟通。于是,这位母亲根据儿子喜欢听音乐、写作和阅读的特点,经常与儿子一起到书店去,在那里听儿子向她讲述故事和书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还和儿子一起听音乐、做儿子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不断进行鼓励。她的儿子最终慢慢地活跃开朗了起来。可见,成功的亲子沟通没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沟通方式。

  

2要学会倾听

  

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创造机会交谈

  

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青少年不喜欢预约的谈话。你想谈的时侯,他们可能没有兴趣;只有他们想谈的时侯,沟通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欢在晚饭桌上或睡前时间与孩子谈话,有些父母则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不管选择什么时间,我们都要知道,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切忌不要总是试图在临时想起的、不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4讨论相互间的差异

  

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在观念和意见上存在差异。比如,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而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晚一点回来。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这种差异,沟通就难免失败。父母应当认识到,这些差异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养方式和限制措施,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制定新的制度,从而帮助孩子发展有用的社会技能。由于青少年对事物的认识辨别能力以及考虑各种可能性或观点的能力不断增强,这种商议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大,一时难以协调,父母也不必着急上火,最好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关心和期望,耐心地进行解释,从而使差异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至于演变成一场冲突。

  

5避免过度反应

  

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导致争吵,使交谈无法继续。为了使交谈保持友好的气氛,父母绝对不要带着焦虑和情绪与孩子交谈;同时,为了体现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问题时,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语气进行,如"你这样做是怎么想的?""让我们谈谈好吗?"

  

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敞开心灵。比如,你的孩子告诉你,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励和奖赏。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

  

建立平等的地位

  

首先,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只有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就会把父母当成是自己的知己。假设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用一副严肃的面孔,以及严厉的语言去和孩子讲话,这样无形中就会使孩子产生畏惧和厌恶的心理,时间一长,孩子将不敢直白的向父母袒露心声。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帮助,还会让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难,这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代沟”了。

  

倾听孩子的想法

  

“倾听”是沟通中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孩子年幼单纯的心里,父母的倾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尊重的表现,这样会让孩子理解为这是父母的关心。听取孩子们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而不是家长们强加给孩子的未来,如果这样做了,不仅不会改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还会让孩子更加讨厌父母。如果这种状况一旦无法挽回,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包容孩子的缺点

  

家长们不能只关注和培养孩子的优点,还要了解和包容孩子的缺点,从而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或采取一些良好的措施帮助孩子改善缺点,也不能放纵孩子的缺点越来越大,这样会使孩子养成坏习惯,特别是在做事情上,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不能要养成过度依赖性。

  

鼓励孩子的话语

  

最后一点,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父母要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这样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也会让孩子与他人沟通时,养成说文明语的习惯,而不是“脏话连篇”。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话语对人们心灵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况且孩子的心灵又是如此的单纯和脆弱。好好说话,好好沟通,加深亲情,幸福家庭。希望家长们在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时,好好与孩子交流沟通。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心得体会2

  

近期有不少高考学生的家长反映,自己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了,现在完全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家长和学生之间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沟通不当。有时候孩子正在考虑其他问题,或是情绪不佳不想说话的时候,家长偏偏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

  

谈话方式不当。有的家长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态度简单粗暴,要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你必须听我的'”、“我说的准没错”,要么严词指责“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谈话内容太过重复。有些家长每次跟孩子谈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成了唠叨,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厌烦。

  

没有养成沟通习惯。很多孩子对家长不理不睬的态度是逐步形成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没有建立起沟通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缺少关心,或者对孩子国语溺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没有跟家长沟通的必要。

  

言之无物。有时候家长想跟孩子交流,但是谈话总是找不到重点,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于是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自然没有什么效果。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是导入尊重感、流露真诚感、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与家长沟通的方法是全面了解学生,多元评价学生、交流学习进度,促成多方合作、交流学生近况,促进学生成长等。

  

一、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1、导入尊重感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老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老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老师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

  

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老师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

  

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

  

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二、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1、全面了解学生,多元评价学生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立体的,而我们只能看到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联系家长不只是为了反映学生的问题,还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这样,我们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就是多元的,在做教学和教育工作时便可以更有针对性。当我们所说的跟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和切身利益相关时,我们的观点就更容易被他们接纳。

  

2、交流学习进度,促成多方合作

  

我们不提倡通过家长向学生传话,也不提倡告知所有学生家长本学科的教学进度,因为如此一来,会大大加重教师和家长的负担。

  

但个别自制力差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督,所以,教师就有必要和其家长交流近期的教学进度和作业布置情况,以便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督促学生。

  

3、交流学生近况,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也是一直在变化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他们,因此,和家长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交流学生的近况:“是有进步还是退步了?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效率如何?心情如何?有无好习惯养成,这些都可以是我们和家长沟通时的切入点。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