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健身行业增速发展(中国健身行业增速发展现状)

2023-11-20 11246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健身行业发展有前景吗
  2. 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分析
  3. 国内健身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我国健身休闲业在供给端、消费端呈现“两头热”局面。行业规模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健身产业的渗透率还远远低于美国。从资本市场来看,互联网智能健身房因其创新运营模式,也引发了资本关注,未来有望成为健身房的新一轮发展趋势。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健身休闲业在供给端、消费端呈现“两头热”局面。

  

据国家体育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2017年底,我国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产值已达到581.3亿元,同比增长57.7%。强劲的发展势头延续到2018年,预测2018年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产值达到785.6亿元。

  

从总量上看,2018年国内健身俱乐部门店数已达46050家,规模和美国基本持平。但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健身产业的渗透率还远远低于美国。其中,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健身房相对规模较早,但受限于市场容量,规模相对较小。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健身产业的潜力十足,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2018年健身俱乐部TOP10总营业额为人民币100-110亿左右,一兆韦德以近20亿年营业额排名第一,也是平均单店营业额排名第二约1500万/店的俱乐部,仅次于舒适堡的约2000万/店;而门店数量最多的则是金吉鸟,尤其是2018年并购美日健身后更加巩固了门店数量NO1的地位。中国的健身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巨大,但仍然缺少全国性的超级连锁品牌,哪怕是疯狂并购开店的金吉鸟也才400家店,其它的TOP5也只有100家出头。

  

互联网智能健身房因其创新运营模式,也引发了资本关注。2018年,在健身领域融资事件共41起中,其中与互联网智能健身房有关的融资数量有15起,占比达37%。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创新模式尽管看似更适应市场需求,但占比仍然较低。从细分品类来看,健身俱乐部依然占据最多的市场资源并且增长稳定,北上广深有4179家健身俱乐部,而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智能健身房目前仅在一线城市布局,北上两地不足400家,仅占比4%,未来有望成为健身房的新一轮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代表企业门店数量

  

──全球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根据iHRSA数据显示。2016-2019年,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19年,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达到了967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2.87%,增速有所放缓。

  

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全球健身俱乐部行业面临寒冬。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为896.9亿美元,相比2020年下降了7.25%。2021年,在全球疫情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全球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规模有所增加。根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约为942亿美元。

  

──欧美国家健身俱乐部较为发达

  

从全球健身俱乐部行业发展区域格局来看,北美地区及欧洲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球其他地区。美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肥胖的增加可能会支持该地区的市场增长。20至64岁的成年人是最大的健身人群,其人数有所增加,这刺激了美国最近对健身房会员的需求。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发展水平目前在全球属于中等程度,高于非洲等地区。

  

──行业中已经有全球规模的龙头企业

  

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上最活跃的公司包括F45、Planet Fitness、Xponential Fitness、Lifetime Fitness等。此外,在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运营的公司采用的主要策略是扩张和并购。主要参与者正专注于扩大其地区影响力,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并赢得市场。

  

──全球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规模将按照复合增速7%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疫情好转、社会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以及传统健身行业智能化升级,全球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了1010亿美元。2027年,全球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大于7%。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健身行业发展速度可观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健身服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健身产业,是以健身服务提供商为中心,上游延伸向健身器材、健身场馆、营养补剂等运动产品制造商,并通过会员卡、私教、营养品、电商等方式

  

对接下游健身用户。随着健身意识的普及,我国健身行业规模初现。

  

随着我国人民健身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健身房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我国健身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体育总局与国务院分别颁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35亿,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5万亿元等,目标是把全民健身打造成国家名片。2017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1.3%左右,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2017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1.3%左右,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2017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约为1500亿元,近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

  

2012-2017年中国健身产业产值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统计情况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行业发展的速度依然比较可观。健身俱乐部总数及会员总数逐年递增,增速有上升趋势。

  

2012-2017年我国健身行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2017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约为1500亿元。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引导下,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能实现1850亿元,到2022年健身产业规模将进一步超过2000亿元。

  

2018-2022年中国健身产业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延展服务广度,覆盖各年龄阶段用户差异化的运动健身需求

  

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户的成长情况、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随时间发生变化,运动健身需求也发生改变。青少年和青年身体状况较好,偏爱较高强度的运动项目;中年用户应对工作家庭压力,解压、减肥需求增高;中老年用户身体条件下降,对养生健体、社交属性强的低强度活动需求较大。运动健身企业应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特征做出相应的服务调整。

  

细化服务颗粒度,覆盖不同运动偏好用户更垂直细分的需求

  

面对数量庞大、层次不同、偏好各异的用户群体,运动健身行业需要进一步细分用户画像,并细化产品服务的颗粒度:一方面,挖掘不同运动偏好的用户特征,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特点提供更合适的垂直服务,如为不同水平的跑步爱好者设计不同难度的跑步课程等;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的社会需要、消费层级或其他可选维度,对用户群体类型进行再细分,推出适合该类人群的差异化服务,如帮助基础薄弱的小白用户入门,为中高端的健身爱好者提供订制化的训练体系等。

  

挖掘服务深度,打通多种生活场景,构建运动健身生活体系

  

运动健身理念已经融入运动健身人群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智能科技的应用,运动健身企业能够在用户生活中找到更多服务的切入点,打通多种生活场景,为用户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运动生活体系。

  

智能科技+运动健身的有机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

  

针对现在运动健身行业的痛点,智能科技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多问题解决途径,科技与运动健身服务的结合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所以企业应当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在智能科技的研发应用上加大投入,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打造完善的运动健身生态

  

运动健身行业是伴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化而前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健身企业要围绕用户需求,挖掘用户生活中更多消费点与消费场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智能科技的应用融合到运动场景建设、运动装备开发以及优质课程服务创新中去,最终为用户打造更加完善的运动健身生态。

  

智能科技已经开始应用到运动健身领域的各个环节

  

如前所述,智能科技+运动健身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行业的升级方向之一。而在现阶段,许多运动健身企业开始加快智能科技的应用研发,赋能传统运动健身行业,以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健身服务,这也符合调研结果中用户对健身服务升级的期待。

中国健身行业增速发展(中国健身行业增速发展现状)


复制成功